从上半年的出口数据来看,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已经获得了良好开局。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发布的《2023年6月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分析》显示,今年1至6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34.3万辆,增速高达73%。而2021年和2022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为219万辆和340万辆。 连续三年的汽车出口大幅增长不仅体现在“量”上,更是“质”的持续提升。一方面,2023年汽车出口均价已达2万美元,相较2022年的1.8万美元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均价达2.4万美元,较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均价1.4万美元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从出口区域和品类上细分,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和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 但接下来,他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在比亚迪、蔚来、名爵等先头部队的冲锋下,欧洲人对中国车的刻板印象已经大有改善。但与此同时,由于法规政策变化和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对欧洲人来说,来自中国的进口车将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具有成本优势。 据汽车咨询公司Inovev称,今年迄今为止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8%由中国品牌制造,比去年的6%和2021年的4%有所增长。 根据安联公司的研究,到2025年,至少有11款全新的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将在欧洲推出。 这一趋势让西方汽车制造商感到焦虑。例如,Stellantis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上个月表示,高性价比的中国电动汽车正在“入侵”欧洲。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电动汽车阵容攻势进行反击,并计划削减制造成本和价格。 低成本或难以维持 中国品牌电动车的“王牌”是低廉的价格。 据Jato Dynamics的研究称,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不到32,000欧元,而欧洲市场的电动车均价约为56,000欧元。而要在欧洲卖得和中国一样便宜,显然难以短时间里实现。接下来,正如唐唯实所说,随着西方品牌开始实施降本措施,中国品牌可能会面临竞争对手的性价比越来越高的局面。换言之,欧洲市场也要开始卷起来了。 吉利旗下电动车品牌极氪的欧洲首席执行官Spiros Fotinos表示,物流、销售税、进口税和满足欧洲认证要求都会增加极氪在欧洲卖车的成本。 在欧洲畅销的中国品牌名爵(MG)表示,其最大的挑战是通过吞吐能力已经饱和的港口将汽车从中国运到欧洲分销点,因为时间线会拉得很长,这无疑会增加额外开销。 中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爱驰汽车的海外负责人Alexander Klose表示,欧洲人偏好长途驾驶,这需要电动车提供大容量电池,也会增加成本。 建立消费者信任需要长期努力 虽然一些中国品牌,如MG,在欧洲广为人知,但其他品牌如小鹏和蔚来,都需要在欧洲进行缓慢的市场教育过程。 调查显示,欧洲大多数潜在的电动汽车买家对购买中国汽车犹豫不决。这就像数十年前,日韩车企在进入欧美市场时遭遇的不信任一样。现在的中国品牌需要为赢得用户信任和适应欧洲人品味而进行长期努力。 在2022年YouGov调查的1629名德国消费者中,只有14%知道比亚迪,比亚迪是仅次于特斯拉的世界第二大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相比之下,有17%的人听说过高档品牌蔚来,有10%的人知道领克,8%的人知道小鹏。 调查显示,在95%了解特斯拉的消费者中,有10%会考虑购买特斯拉作为他们的下一辆车。但在了解某个中国品牌的人中,只有1%或更少的人会考虑购买一台。 《路透社》援引一位爱驰汽车员工的话表示,由于担心消费者对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犹豫不决,它决定不宣传其中国背景——在生意面前,这家公司准备暂且搁置一下民族自豪感。 中国车企正在通过自身过硬的成绩打消欧洲人的刻板印象。几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根据欧洲安全标准获得了五星级安全评级,远远超出了法律要求。比如,蔚来ET5和ES7(在欧洲叫EL7)双双获得了Euro Ncap 2023年五星安全评级。 极氪欧洲首席执行官Spiros Fotinos表示,它将寻求通过试驾活动和展厅营销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欧洲消费者可以在那里亲自评估极氪电动汽车的质量。“当他们接触到产品时,与他们熟悉的欧洲产品相比,质量和规格要高得多。这会让他们大吃一惊”Fotinos说。 为了进一步了解欧洲消费者喜好,中国车企也开始了“在欧洲 为欧洲”战略。广汽集团在米兰开设了前瞻设计中心。长安汽车早在2006年就在意大利都灵注册了长安欧洲设计中心,而江淮汽车也在2021年在都灵建立了设计中心。 最后 为了表达深入欧洲腹地的决心,由中国机构举办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慕尼黑车展期间举行,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之外的国家举行。 不过,尽管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们都拥有宏伟的欧洲蓝图,但他们在那里面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根据汽车数据跟踪网站EU-EVs的数据,2022年,比亚迪在欧洲14个主要市场中仅持有0.3%的市场份额,而2021年进入欧洲的小鹏和蔚来分别占该地区的0.1%。 8月份,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程度远远不够,出口多年,当下不算‘起步’,但是出口规模始终较小,只是近年车企才开始注重国际市场。”陈士华认为,此前中国车企出海分散在多个国家、地区。 同时,他提醒,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说,应该注意风险,布局时要有重点,不要到处“开花”。
山东烟台,大批出口商品车在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
新能源汽车充电
当地时间2023年6月16日,德国科隆,比亚迪概念店内的比亚迪Atto 3。
当地时间2023年1月9日,德国勃兰登堡州,特斯拉Model Y车停放在机场停车场上。